基督徒還要尋求人生意義嗎?淺談余達心博士的〈敢問人生意義?〉

人生意義值得追求嗎?基督徒肯定會說值得,並且知道怎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但知道是一件事,真實地體會到又是另一件事,中間的鴻溝是如何造成的呢?也許我們太快以為自己已經明白,故此沒有著意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人生的各種意義,從而更實在地領悟到永恆的價值。

在平實生活中尋求人生意義

最近翻開書頁已經發黃的吶喊文粹,讀到余達心博士的敢問人生意義?」,心裡甚有共鳴,我也從中為「重遇恩典」人生故事整合課程找到要做下去的理由。作者所關心的是基督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體會到生命的意義,而不是停留在認知上,更不是單單從永恆、超越的事情上思考人生意義。作者挑戰基督徒讀者在平實生活中尋求人生意義,因為「永恆」往往在短暫、現實中展現出來[1],而這份美好的體會與享受是需要去實踐,本身也是屬靈操練。沿著作者的思路發展,我們可以視之為刻意經營的天路歷程,在朝向永恆國度的人生旅程上的每天生活中,認真地將天國的價值活出來,哪怕只是世俗的事務。

依作者所見,今天福音派的基督徒不是不明白人生的意義,不過是理智上明白形而上的道理,卻不懂得如何將這些道理與現實生活連結起來,尤其是從事苦悶工作的人。如果你不是牧師、醫生或社工,而是辦公室小職員,你可能看不出每天複印文件有什麼意義,抱怨工作毫無永恆的價值,於是你希望在教會的聚會中領受到神對你人生的計劃,或許有朝一日你能為神改變這個世界,然而日復一日,你還是待在辦公室裡,等待那個特別的呼召來到,而心裡總是害怕人生就會這樣虛度了。佔據我們一生最多時間的是工作、吃喝、娛樂,這些有什麼永恆的價值?難道一輩子做小職員,就沒有永恆的價值嗎?

享受存在本身所賦予的一切

當基督徒終日尋求永恆價值,一想到現實生活的平淡和無聊,就陷入以上的困惑。作者於是提出看待現世生活的視角:其實單是存在,本身就已經有很高的意義了[2]。意思是說,我們過度專注於永恆和超越,以致忽略了神賜予的生命之福,就是享受存在本身所賦予的一切。作者指出,繼續存在就是存在的目的,在追問存在目的時,請不要忽視我們能夠發揮存在所賦予的可能性。

簡單的說,基督徒要多學習享受神賦予我們肉身與靈性的一切。作者所提出的看法,也是傳道書作者所察驗到的,「難道一個人有吃有喝,且在勞碌中享福,不是福氣嗎?我看這也是出於神的手。」(傳道書二章24節)。基督徒在奉獻金錢和事奉時容易體會到終極的意義,但在用錢享受時,較難感受到自己正在體認人生某種層面的意義,由於是出於神的手,勞碌中享福便有超越性的意義。

作者又表示,基督徒要對生命有驚訝喜悅,因為我們在驚歎神創造宇宙的奇功之餘,也要為自己的存在而同樣感到驚訝喜悅。[3]若果太關注超越的意義,而忽略我們生命本身是神的恩典,豈不是錯過了體會人生意義的許多機會。

在身處的境遇中平實地「盡己」

若果單單關注自己存在的福份,所能體會的意義也是狹小的,作者就提出在關係中體會不同層面的人生意義,並且要有「盡己」的精神。作者注意到基督徒向來習慣在天國使命的歷史進程和救恩歷史中尋求意義,這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走得太快,我們要做的反而是從小小的天地開始,從具體關係中編織意義,並且在這小天地中「盡己」,即是說,你處身在什麼的境遇中,就在這境遇中平實地「盡己」,即使看不出神的全盤計劃[4]

如果你只是一間偏僻鄉間學校的老師,眼前只有幾個能力不高的學生,只要你將精神與愛心傾注在這些小子身上,那麼在教學過程中就體認了某層次的人生意義;也許你只是默默教學,未能有顯赫的福音工作,也沒建立教會,但別以為你所做的沒有永恆價值。按照作者所說,你已將神生命本體的一些特質展現出來,那是「為他人而活」[5],這肯定有永恆價值,因為這正是基督的精神。

作者不是叫我們不尋求明白神的宏大旨意,只是擔心我們會因為老是想著神有什麼宏大的計劃,而沒有在當下身處的境遇中發揮神所賦予的能力,不認識我們的位置與角色,以及應當盡心盡力背負的責任。

看似平凡實是超越

到了文章的結尾,作者重申生命有更高層次的意義,例如回應神的呼召去改變世界,另外更高的層次是與基督同歸於一,我們當然可以在這很高的境界中領悟人生的意義。但作者指出,這些方面基督徒已經談得比較多,反而應該注意一下我們容易忽略的,就是在平實的生活境況中實踐「看似平凡實是超越」的生命意義,而我們經常談及的永恆往往在短暫、現實中展現出來[6]

作者所擔心的是,我們在高談闊論永恆價值的時候,虛度了一生,並錯過了在眾多境遇中經歷到永恆稍微向我們顯露的機遇,滿腦子聖經知識,卻不知豐盛的人生是何滋味。

我們也要問,為什麼我們容易忽略現實生活中對人生意義的探索呢?對於福音派基督徒,啟示應當是從上而下的,因此對處境中尋求真理顯得不放心,憂慮會跌入自然神學的錯誤中,單單從自然界、世界和人類的普通經驗中做神學。按常理說,我們反思經驗的大腦,也是認識聖經真理的大腦,就算我們的意識沒有刻意去做,藏於心中的聖經真理會光照我們對生活經驗的認知,所以我們不應迴避從經驗中探索,應該做的是增強整合的操練,經常在生活處境中與真理對話。也許這是基督徒將人生意義連結永恆價值的起步。


[1] 余達心,「敢問人生意義」,《吶喊文粹》(香港:學生福音團契,1989),頁64。

[2] 同上,頁60。

[3] 同上,頁60-61。

[4] 同上,頁62-63。

[5] 同上,頁64。

[6] 同上,頁64。